“新加坡公司设立”常被误以为是“网上下单—付款—拿证”三步走,结果因注册资本写1新元、挂名董事失联、EP被拒、年审逾期罚款600新元等问题,公司不到一年就被ACRA强制除名。本文汇总中国客户最容易踩的8大坑,并给出可落地的规避策略,助你一次性把公司做成“可融资、可开户、可续存”的合规主体。
误区1:注册资本1新元就能“轻装上阵”
真相:法律允许,但银行、投资人、EP审批部门都会用“注册资本”快速判断公司规模。
DBS把<S$50万归为“小型企业”,单账户日限额直接砍到100万新元;
MOM审理EP时,如注册资本仅1新元且实缴为0,常被认定为“无运营能力”,拒签率>60%。
规避:初创写S$100万(无需实缴),既保留增资空间,又不占现金流;待融资到账后再实缴10%即可。
误区2:找最便宜代理,注册“裸壳”再说
真相:低价套餐常不含“挂名董事+注册地址+秘书”,后续打包收费反而比正规代理贵30%。更危险的是40%的“黑中介”无ACRA颁发的CorporateServiceProvider(CSP)牌照,一旦提交虚假地址,公司直接被冻结。
规避:签约前在ACRA官网输入代理UEN,确认状态为“Live”且具备CSP资质;要求书面报价,单列政府费、服务费、年续费。
误区3:挂名董事=签字工具人
真相:新加坡法律赋予本地董事同等受托责任。如公司税务申报逾期,挂名董事会被IRAS连带罚款;其个人信用受损后,随时可辞职,导致公司瞬间无合规董事而面临注销。
规避:选择承诺“24h响应+违约赔偿”的持牌董事;公司运营后尽快申请EP,把自己换成执行董事,降低对外部董事的依赖。
误区4:视频见证开户一定成功
真相:2025年多家银行收紧远程开户,如网络卡顿、证件反光、地址证明超3个月,都会被直接拒;二次申请需重新排队4–6周。
规避:提前用speedtest检测上行≥5Mbps;护照整本扫描+住址证明双语公证;选择有“白名单”通道的代理,可直通DBS审批部,成功率提升50%。
误区5:公司没经营就不做年审
真相:ACRA对“休眠公司”实行零容忍管理——只要未提交年审,第1个月罚S300,第二个月累加,最高S5000;连续3年不年报将强制除名,董事列入5年禁入黑名单。
规避:即使零流水,也需在AGM后30天提交“零营运声明”;可让秘书设置邮件+日历双提醒,费用仅S$200,远低于罚款。
误区6:新加坡公司可“一键避税”
真相:中国税收居民须就全球所得申报;如把境内利润直接转移到新加坡账户,却未做ODI备案,将被视为偷逃税,面临0.5–5倍罚款。
规避:
先做境内企业ODI备案,再注资新加坡;
利用中新税收协定,把股息预提税率从10%降到5%;
保留新加坡经济实质(本地董事、租约、员工),避免被税局穿透。
误区7:所有行业都能“先注册后补牌照”
真相:加密货币、线上博彩、教育、医疗等属于特批行业。先拿公司证再补牌照会被MAS或MOE直接拒绝,已开账户也可能被冻结。
规避:注册前用ACRALicenceOne检索行业许可;涉及支付代币的,提前准备MAS沙盒邮件沟通记录,证明“在途申请”。
误区8:把账务全丢给会计师就高枕无忧
真相:董事才是法定责任人。IRAS抽查发现虚开发票或错报免税额,首先追责董事;会计师只承担职业过失责任。
规避:
每月让会计发送“管理层报表+银行对账单”PDF;
董事会纪要里记录“财务已审阅”字样,形成书面证据链;
关键比率(毛利率、费用率)异常>15%立即询问。
2-3-4快速自检表(2分钟填完,3项不过即补,4周内闭环)
检查项 | 达标值 | 自查结果 |
注册资本 | ≥S$100000 | ☐是☐否 |
董事合规 | 本地董事24h响应 | ☐是☐否 |
银行状态 | 账户活跃+GIRO生效 | ☐是☐否 |
年审日历 | 已设自动提醒 | ☐是☐否 |
总结与行动号召
新加坡公司设立不是一锤子买卖,任何“低价裸壳”“先上车后补票”的思维,都会在开户、融资、年审、退出等环节被放大成高额成本。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内容,欢迎咨询我们工作人员
🌍 微信号|diyang_sh
🕴 手机|+86 186 2162 0853(小笛)
✉ 邮件|diyang_ben@yeah.net
🚡 网站:www.diyangsh.com
📠 Telegram:diyangsh
🤝商务合作:support@diyangsh.com
🛒淘宝店铺:搜索“笛杨企业服务”
/ 笛杨集团 /
笛杨集团专注于离岸跨境服务,以企业家思维服务客户。在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提供海外实体及SPV架构搭建、跨境合规服务、银行账户开立等服务。私人业务服务则包括公司成立与管理、信托服务、家族办公室服务、家族继任规划以及慈善工具服务等。基金服务涵盖对冲基金、私募股权/风险资本基金以及加密货币基金等多种类型。
笛杨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与多个政府机构和监管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确保为客户提供合规、高效的服务。我们致力于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跨境服务伙伴,助力客户在全球市场中稳健发展。
本网发布的内容仅为交流讨论之目的,不构成我们的任何法律意见,因此不能依赖或据此替代我们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