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调跨境融资参数,稳定汇率的关键一步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宣布自当日起,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5上调至1.75 。这一举措距离上周央行宣布在香港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时间间隔不久,再度彰显了央行稳定汇率的决心。 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做出反应,呈现出反弹态势。稳定汇率:在中美利差宽阔、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之际,央行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旨在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如企业可以借入更多的外债,从而增加境内美元的流动性,缓和人民币贬值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 完善管理与优化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使其在跨境融资过程中更加合理地配置资金和控制风险,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汇率市场反应:消息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出现反弹。截至北京时间1月13日12:0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3566,说明该政策在短期内对稳定汇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向市场传递了稳定汇率的信号,增强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市场预期引导:让市场主体认识到央行有能力和决心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避免市场出现过度的贬值预期和恐慌情绪,引导市场对汇率走势保持合理预期,减少顺周期行为和投机行为。与其他稳汇率措施配合:此次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央行一系列稳汇率政策中的一环,与在香港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强调“三个坚决”等措施共同构成了稳定汇率的政策组合拳。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使用,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稳定汇率市场,增强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力。体现政策灵活性:央行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汇率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展示了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不同时期,根据汇率的走势和经济形势的需要,灵活运用这一工具来实现汇率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的目标。 明确政策导向: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再次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政策信号,表明央行将采取综合措施稳定汇率,增强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规范市场秩序:会议提出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有助于规范外汇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维护外汇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市场出现过度波动和无序竞争。强化自律管理:会议强调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将加强对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的指导,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外汇市场成员严格落实自律规范,这有利于提高外汇市场的自律水平,促进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