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新闻
资讯
高教授一句话点燃印度反美浪潮
2025年8月初,印度知名政论节目主持人阿纳布(Arnab Goswami)的直播间内火药味十足。当美国智库成员为本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高额关税的政策辩护时,中国学者高志凯教授直言:“美国正用枪顶着印度的脑袋”,并掷地有声地抛出观点:“中国能反抗美国压力,印度同样可以!中国行,你也行!”("If China can stand up to the U.S., India can too. If China can do it, so can you!")
这番言论瞬间引爆全场。一向以犀利著称的阿纳布罕见地安静倾听,随后激动拍桌,怒斥美国嘉宾“经济霸凌”。节目播出后,#印度自强(#IndiaCanDoIt)话题席卷社交媒体,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10万次,孟买、新德里的星巴克、麦当劳门前陆续出现抗议人链——一场由学者观点触发的经济民族主义浪潮,正与美印贸易摩擦相互叠加,深刻冲击印度市场生态。
高教授到底说了什么?
1.时间轴
2025 年8月7日,印度主流电视台 WION 国际辩论节目《The World Order》邀请中美俄三国学者,主题正是“美印关税争端”。
中国学者高志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客座教授)发言47秒,核心三句话:
① “特朗普政府用枪顶着印度的头,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不公平。”
② “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14亿人口大国,有权利说‘不’。”
③ “中国当年面对贸易战时也做过最坏打算,印度同样可以有底气。”
节目播出后,印度社交媒体爆炸,#IndiaCanSayNo 冲上热搜;主持人罕见地现场质问美方嘉宾“美国只有 200年历史,请尊重文明古国”;莫迪政府在48小时内宣布对20 种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民间出现“抵制星巴克”“卸载谷歌地图”等运动。
2.误读如何产生?
为了博眼球,部分自媒体把“有底气说不”剪辑成“高教授狂吹印度”,配上“捧杀论”“阳谋论”标题。且印度网民长期渴望“大国认同”,高教授的“背书”恰逢其时,被莫迪政府顺势放大,成为转移国内通胀焦点的“外宣素材”。
高教授的原意是“各国都有权拒绝霸权”,并非鼓励对抗,更谈不上“捧杀”。但印度官方与民间已经把这句话转化为“反美情绪”与新一轮关税行动。
美印关税战:从“俄油”到50%高关税
1.加税时间表——两次“25%”如何落地
2025-08-01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联邦公报(USTR-2025-0801-IN),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以“印度持续大规模进口并转售俄罗斯原油”为由,对全部印度原产输美商品一次性加征 25% 从价关税。
2025-08-07
白宫发布《总统贸易备忘录》,再追加25% 惩罚性关税,理由是“印度未能在7天内削减俄油采购量”。两次叠加后,印度输美商品平均关税由3.7% 暴增至50%,与巴西并列为美国关税“天花板”。
2.法律依据与程序
框架:特朗普政府援引 IEEPA(50 U.S.C. §1701-1707),无需国会批准即可对“国家安全威胁”征税。
豁免通道:USTR 同时开通“个案豁免”申请窗口,但首批48份印度企业申请全部驳回,驳回率 100%。
有效期:法案写明“不设日落条款”,直至总统另行公告。
3.受冲击商品
受50%关税冲击的五大品类:仿制药288亿、钻石珠宝105亿、汽车零部件57亿、棉纺成衣78亿、有机化工41亿美元,共计569亿,占印度对美出口64.7%。
4.美国的真实算盘
选票逻辑:2024 年美国仿制药市场 720 亿美元,印度占 40%。宾夕法尼亚、密歇根等关键摇摆州拥有大量制药工人选票,特朗普团队内部民调显示“对印度药加税”可净增 0.7 个百分点支持率。
谈判筹码:美方要求印度在90天内把农产品平均关税由39%降至10%,并取消乳制品进口数量限制。若印度接受,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 50% 关税。
地缘杠杆:美国国务院通报国会,拟借关税逼印度加入“俄油价格上限联盟”,把俄油采购价压至50美元/桶以下。
5.印度的即时反制
48小时内,莫迪政府打出“三加一”组合拳:
报复性关税:8 月 9 日起对美国肯塔基波本威士忌、杏仁、苹果等 28 个税目征收最高 150% 反制关税,预计影响 1.2 亿美元美货进口。
军购卡关:国防部冻结价值 36 亿美元的24架 MH-60R直升机与10架P-8I巡逻机合同,洛克希德·马丁与波音股价当日分别下跌2.4%与1.9%。
结算去美元:印度央行要求国有炼油厂在9月前完成对俄油的人民币结算系统切换,预计每月减少8亿美元美元需求。
外交转向:总理办公室确认莫迪将于8月29日赴北京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是2018年以来首次正式访华。
赴印投资者的风险警示
对于关注印度市场的投资者,三大风险点需高度警惕:
1.政策风险加剧:
莫迪政府为迎合民族主义情绪,可能进一步强化本土保护政策。典型案例是中国电动车企业在印遭遇:印度政府对中国技术“又爱又恨”,导致政策反复无常。丰田公司正在印度游说政府将补贴偏向日系混动技术(HEV),而非中国擅长的插电混动(PHEV),试图阻击中国技术路线。
2.汇率波动剧烈。
地缘政治冲突(如2025年初印巴危机)与资本外流加剧卢比贬值压力。Capital Economics警告,若关税持续实施,依赖美国市场的制药、纺织板块将首当其冲。
3.供应链重构不确定性。
虽然莫迪宣布“印度制造”芯片将在2025年底上市,并批准新建4家半导体工厂,但印度制造业能否真正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仍是未知数。目前印度制造的苹果手机占比达25%,但关键零部件仍依赖中国进口,暴露其供应链短板。
新闻来源:综合自网络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内容,欢迎咨询我们工作人员。
扫码关注
小笛
🌍 微信号|diyang_sh
🕴 手机|+86 186 2162 0853(小笛)
✉ 邮件|diyang_ben@yeah.net
🚡 网站:www.diyangsh.com
📠 Telegram:diyangsh
🤝商务合作:support@diyangsh.com
🛒淘宝店铺:搜索“笛杨企业服务”
/ 笛杨集团 /
笛杨集团专注于离岸跨境服务,以企业家思维服务客户。在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提供海外实体及SPV架构搭建、跨境合规服务、银行账户开立等服务。私人业务服务则包括公司成立与管理、信托服务、家族办公室服务、家族继任规划以及慈善工具服务等。基金服务涵盖对冲基金、私募股权/风险资本基金以及加密货币基金等多种类型。
笛杨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与多个政府机构和监管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确保为客户提供合规、高效的服务。我们致力于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跨境服务伙伴,助力客户在全球市场中稳健发展。
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交流讨论之目的,不构成我们的任何法律意见,因此不能依赖或据此替代我们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