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186 2162 0853

笛杨资本
境外科普|马来西亚税号全景科普:CRS时代的“第二税务身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境外

科普

马来西亚税号全景科普

引言

2018年起,全球CRS体系首次将4700万个离岸账户信息交换回各参与国税务机关,涉及资产总值高达4.9万亿欧元。这场静默的税务革命让持有海外资产的中国高净值人士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全球税务透明化进程加速,157个国家和地区已加入CRS信息交换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马来西亚税号作为合法应对CRS的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跨境投资者的关注。

通过合理利用马来西亚税务制度,中国居民可以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实现更优化的全球资产配置与税务规划。


一、全球税务透明化,CRS如何重塑财富管理规则?

CRS全称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借鉴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基础上制定的全球性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标准框架。

该机制的核心逻辑很简单:金融机构识别账户持有人的税收居民身份,将非居民信息报送本国税务机关,再由税务机关与居民国自动交换。

目前,除了美国以外,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参与了CRS。中国作为第二批交换国家,于2017年签订协议,2018年开始第一批交换。

在CRS框架下,交换的信息包括:金融账户持有人的姓名、地址、税收居民所在国等身份信息;金融账户的账号、金融机构识别号;以及账户余额、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等财务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CRS交换的是税务居民身份,而非国籍。判断中国税务居民身份的关键标准有二:

一是符合“住所标准”(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在中国境内);

二是满足“183天规则”(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居住在中国≥183天)。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即属于中国税务居民。


交换范围:

交换范围涵盖银行账户、保险、基金、股票证券账户、信托、年金合约、股权债券等金融资产。而海外房产、游艇、跑车、古董、字画、珠宝等非金融资产不在交换范围内。


2025年CRS迎来重大扩围——虚拟货币托管账户、离岸保险现金价值、私募基金权益等特殊资产类型首次被纳入申报范围。


CRS适用范围:

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通用报告准则》“简称CRS”CRS 海外金融信息互换系统,海外账户会被交换到中国税务居民管辖区:2020年CRS 的进展程度,时间节点:超过150个国家/地区承诺或已正式实施执行CRS;2019年第一次CRS 海外资产交换回中国税务局;交换4700 万个离岸账户信息,总价值约4.9万亿欧元;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规定海外收入申报细则;2020年3月-6月31日开始申报个人所得税及海外收入汇算清缴。


二、全球马来西亚税号解析,非居民申请全指南

马来西亚税号(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 TIN)是由马来西亚内陆税收局(LHDN)颁发的税务识别码,采用"SG"(薪资群体)或"OG"(其他群体)编码规则。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CRS信息定向交换

通过税号开立海外账户时,CRS系统会将税务信息定向反馈至马来西亚,而非中国税务居民辖区。对于年居住不满183天的中国居民,马来西亚仅就境内收入征税(如房产租金),海外收益无需缴税。

 

税务身份灵活转换

搭配马来西亚长期签证、地址证明及活跃手机号,可构建多元化税务身份,降低单一税务管辖区的信息披露风险。


对于中国居民而言,申请马来西亚税号的流程已实现高度数字化。以下是申请步骤:

准备材料:个人申请者需准备护照复印件;公司申请者则需要公司注册证书(SSM)、董事护照复印件、公司章程及最近财务报表。

在线申请:通过马来西亚税务局的e-Daftar系统(https://edaftar.hasil.gov.my/)注册账户,填写申请表并上传文件。

审核等待:税务局通常在10-14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获批后将收到包含NPWP号码的确认邮件。

激活税号:获得NPWP后需在30天内通过e-Daftar系统或亲自前往税务局办公室激活。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马来西亚政府持续推行税务系统数字化转型,申请流程可能进一步简化。建议申请前查看最新官方指南。


三、规避CRS机制,马来西亚税号如何实现“税务身份转换”?

在CRS框架下,马来西亚税号之所以能成为“税务盾牌”,关键在于马来西亚独特的属地征税原则和非居民税务待遇。

根据马来西亚税法,非居民纳税人仅对来自马来西亚境内的收入征税,境外收入无论是否汇入马来西亚均不征税。这意味着,若中国居民未在马来西亚居住超过182天,即使其海外金融账户信息通过CRS交换至马来西亚税务局,也不会触发税务义务。

操作机制如下:当个人使用马来西亚税号在CRS参与国(如香港、新加坡)开设金融账户时,金融机构会将其识别为马来西亚税务居民。随后,账户信息将通过CRS自动交换至马来西亚税务机关,而非中国税务机关。

这一过程实现了税务居民身份的“转换” 。环球移民专家指出:“您拥有马来西亚个人税号后,在他国银行开账户、填写申请表格时使用您的马来西亚税号、马来西亚联系方式,系统就会识别您是属于马来西亚的税务居民。”

然而,这一策略存在关键限制——183天规则。若在马来西亚实际居住超过182天,将被认定为马来西亚税务居民,需就全球收入缴纳所得税,最高税率达30%。

因此,成功运用此策略的前提是:避免成为马来西亚税务居民,保持非居民身份仅享受信息交换路径改变的优势,而不增加实际税负。


四、隐身资产真相,税号如何重塑信息交换路径?

在“马来西亚税号规避CRS”的表象下,其本质是金融账户信息交换路径的重定向,而非真正的信息隐匿。

当高净值人士使用马来西亚税号在海外开设金融账户后,会发生以下变化:

信息交换目的地改变:账户信息从交换回中国税务机关变为交换回马来西亚税务机关。

税务义务差异:马来西亚对非居民的境外收入免税,而中国对税务居民的全球收入征税。

隐私保护增强:马来西亚《银行保密法》规定未经客户授权,银行不得泄露客户财务信息。虽然CRS要求向税务机关报告非居民账户信息,但这些数据主要用于税务稽查,不公开披露。

马来西亚政府近年来也在推动本地税务系统的数字化转型,例如LHDN推出的“eTax”系统,提高了信息收集和处理效率。但相比中国税务机关对海外资产的严格追查,马来西亚对非居民的境外收入更为“宽容” 。

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税号常与小国护照配合使用。“以马来西亚税号和地址证明,用小国护照(英联邦国家),在香港、新加坡或马来西亚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开户后会被自动识别为马来西亚税务居民。”

这一组合实现了三重保护:税务居民身份通过马来西亚税号确立;账户开户证件使用小国护照;而地址证明和电话卡则提供属地联系信息,共同构成完整的“税务身份包”。


五、2025监管新挑战,CRS升级下的应对策略

2025年,CRS进入深度实施阶段,多国政策同步收紧,形成立体化监管网络。中国税务机关已建立CRS数据与金税四期系统的智能比对模型,整合银行、外汇、电商平台数据,并与CRS交换信息交叉验证。


香港作为重要金融枢纽,其《税务条例》根据OECD指引进行了动态调整:

个人账户:申报门槛维持账户余额>600万港元(约77万美元),但新增“累计交易额指标”(年度资金进出总额>1200万港元)和“多账户合并计算”规则。

企业账户:严格执行穿透申报原则,若企业实际控制人(UBO)为非居民且账户余额>600万港元需申报;空壳公司无论是否活跃经营均需申报。

在四类高风险人群中,通过离岸公司持有资产的企业家面临更大挑战。2025年《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将加密货币交易纳入监测,并扩大“消极非金融机构”定义——若BVI/开曼公司税负低于12.5%且无实质经营,税务机关可依据CFC规则(受控外国企业)对未分配利润征税。

同时确立的“三穿透原则”(平台穿透、收入穿透、身份穿透)意味着香港空壳公司利润可能被直接回调补税25%。


在此背景下,单纯依靠马来西亚税号已不足应对。成功策略需结合:

实质经营架构:在马来西亚等地建立真实业务,避免被认定为“消极非金融机构”。

专业税务筹划:咨询跨境税务专家,确保CRS申报合规性。

多元身份配置:结合小国护照和居住安排,合理规划税务居民身份。

资产分散布局:将部分资产配置于非CRS国家(如美国),但需注意美国FATCA法案的申报要求。


六、结语

马来西亚税号不是避税工具,而是合规转型的起点。真正的财富保全之道,在于专业筹划、实质经营和全球布局的智慧结合。所有跨境税务规划与马来西亚税号的具体应用,请务必事先征询持有合法执业资格的中国及马来西亚两地税务顾问,以确保全程合规。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内容,欢迎咨询我们工作人员。

扫码关注

小笛

    🌍 微信号|diyang_sh

    🕴 手机|+86 186 2162 0853(小笛)

     ✉ 邮件|diyang_ben@yeah.net

    🚡 网站:www.diyangsh.com

    📠 Telegram:diyangsh

    🤝商务合作:support@diyangsh.com

    🛒淘宝店铺:搜索“笛杨企业服务”




笛杨集团 /

笛杨集团专注于离岸跨境服务,以企业家思维服务客户。在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提供海外实体及SPV架构搭建、跨境合规服务、银行账户开立等服务。私人业务服务则包括公司成立与管理、信托服务、家族办公室服务、家族继任规划以及慈善工具服务等。基金服务涵盖对冲基金、私募股权/风险资本基金以及加密货币基金等多种类型。


笛杨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与多个政府机构和监管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确保为客户提供合规、高效的服务。我们致力于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跨境服务伙伴,助力客户在全球市场中稳健发展。


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交流讨论之目的,不构成我们的任何法律意见,因此不能依赖或据此替代我们的法律意见。


Copyright @ 2023-2024 上海笛杨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2029331号

扫码反馈

扫一扫,微信咨询小笛

扫码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